首页

女王爆菊

时间:2025-05-23 09:26:15 作者:安徽再芬黄梅艺术剧院将携三部剧作亮相澳门 浏览量:65112

  中新网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 王坚)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17日通报称,该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LTO)詹海刚团队取得了重要科研发现,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詹海刚团队16日在《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lls in ocean eddi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突破了次表层连续观测数据严重匮乏的限制,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介绍,海洋热浪(heatwaves)和冷浪(cold spells)分别指温度超过一定阈值的持续性高温和低温事件。这些极端温度事件会严重破坏海洋生物栖息环境,造成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灾难性后果。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表示,目前,卫星难以直接观测的次表层更受科学家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为该水层栖息着多种重要鱼类和珊瑚,拥有全球海洋中规模最大、开发最少的鱼类种群,在全球碳循环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连续的观测数据非常匮乏,常用的参数提取与机制分析方法难以全面应用,目前对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发生特征与驱动机制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称,该研究揭示了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与表层极端温度事件在时空分布与物理机制上的巨大差异,指出仅从海表温度信息无法准确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相比之下,卫星遥感的海面高度异常能较好地捕获海洋涡旋活动的信息,因此可以成为探测次表层热浪/冷浪,尤其是强热浪/冷浪事件的一个关键指标。另一方面,由于涡旋对次表层温度、溶解氧和浮游植物的影响机制相似,因此该研究对理解和预测全球变暖影响下次表层海洋贫氧、浮游植物藻华等极端事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据悉,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先导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等共同资助完成。(完)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西问|孟涛:华侨华人如何助力中国武术在海外“落地生根”?

“虽然病情会随着老化而有所进展,会增加药量,药效也可能会有衰退,但还是有许多患者二三十年都能够维持不错的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前提是医患共同参与管理、决策病情。也是一种医患‘双向奔赴’。”王坚介绍,团队2017年研发“帕为”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集帕金森病慢病管理和真实世界临床研究为一体的移动网络平台,借助现代网络技术,患者可以利用平台对病情进行自我管理,及时反馈病情信息,获得专业医师团队的评估与指导意见。

自然资源部:22个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已获批准实施

“到店才发现已经关门了,真的太惊讶了。”卢女士说,她一般每周六带着孩子去上课,4月6日(星期六),负责对接的老师通知她照常去上课,但当她带着孩子到店后发现大门紧闭。后来加入家长维权群才知道,该门店4月1日就已经关门,老板疑似跑路了,许多家长都在维权。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

上阵“父子兵”,作为鼓楼建造师的儿子,今年32岁的陆贵朋直言自己是长在“鼓楼堆里的孩子”。从小看着父亲制作鼓楼模型,潜移默化中陆贵朋也与鼓楼有了不解之缘,从小到大,父亲是家人也是师傅,每一个技巧都口手相传。

报告称投资者、企业等越来越重视ESG鉴证 建议尽早做好准备

19世纪初,首批中国茶农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古茶树前的石碑上,有一段以葡萄牙文和中文镌刻的文字:“此为中国—巴西友谊的见证。”在古茶树旁边,还生长着一棵代表“巴西味道”的“巴西莓”。两树并肩而立,见证着这段“中巴茶缘”。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